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健康泉州2030”行動規劃》,推動優質眼科醫療資源和資金優先集聚革命老區,幫助更多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切實提高革命老區群眾的眼健康水平,特別是提升眼疾患者的生活質量,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由南安市民政局、南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南安市殘疾人聯合會、南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主辦,共青團南安市委協辦,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承辦的“救助光明行·走進南安”啟動儀式,于9月8日在南安市青少年宮隆重舉行!
救助光明行走進南安
切實守護群眾眼健康
南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戴愛社;南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周榮林;南安市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成員、二級主任科員吳志飛;南安市民政局三級主任科員鄭旭升;南安市殘疾人聯合會四級主任科員黃永定;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總院長李學喜教授;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副總經理周志鑫以及來自各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各鄉鎮代表、媒體朋友們等出席了啟動儀式。
活動現場,南安市民政局三級主任科員鄭旭升帶來了精彩致辭。他提到,近年來南安市各部門高度重視白內障復明等群眾眼疾救助工作,通過持續廣泛深入開展宣傳及有溫度、高效的便民服務,贏得廣大群眾的認可與贊賞。
開展社會救助是南安市民政部門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項重要措施,是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的重要體現。本次救助光明行活動的舉行,能讓南安市的眼疾患者得到及時的醫療救助,提高他們個人和家庭生活質量,真切體會到“老有所醫”的幸福感。
隨后,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總院長李學喜教授做了講話。回顧去年開展八閩點睛行動,就得到了群眾的認可與支持,本次“救助光明行”“八閩點睛行動”的延續。他感謝了南安市各部門的信任,讓醫院參與到“救助光明行”中來。
作為項目定點醫院,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將組織專業的眼科醫護團隊到南安市各個鄉鎮、社區開展公益眼疾篩查、眼健康科普宣傳等服務,將努力做到應篩盡篩,應查盡查,更多貧困眼疾患者重獲光明。
為了讓大家對“救助光明行”活動有更深入的了解,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副總經理周志鑫現場做了詳細的項目內容報告。接下來醫院將把救助光明行活動落地南安,服務更多群眾!
項目報告結束后,南安市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周榮林上臺為本次活動題字。作為南安市書法家協會顧問,周榮林會長在現場筆墨抒懷、揮毫潑墨,讓在場的各位一睹文韻風采,也共同見證“救助光明行·走進南安”的正式啟動!
光明與愛相伴
為更多眼疾患者送去希望
2021年,泉州市“八閩點睛行動”成功啟動,針對受眼疾困擾的群眾開展救助。一年多來,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組織專業醫護人員走鄉進村入戶,在惠安、南安、永春、安溪、德化等地幫助很多眼疾患者重見光明,為困難家庭解決了照護負擔,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始終踐行公益事業,從“八閩點睛行動”再到此次“救助光明行”,致力于為更多眼疾患者送去希望。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南安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戴愛社為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授予本次活動的定點醫院牌匾。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總院長李學喜教授代表醫院接牌。
為了讓參會的各縣市區代表對眼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李學喜教授帶來了一場深入淺出的眼健康科普講座。
李學喜教授從事眼科臨床工作近40年,曾多次作為泉州市政府派出的代表,參加援疆、援藏等十多次光明救助活動。接下來他將凝聚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全體醫療團隊的力量,進行眼健康公益篩查,為符合救助的患者提供白內障復明手術,讓患者在享受項目救助政策的同時,切身感受到優質醫療資源帶來的光明生活。
免費手術+臨時救助金
“光明救助”雙利好
“救助光明行”資助的對象、標準和申請程序
具有南安戶籍、患有白內障且具有手術適應癥的貧困參保患者;革命“五老”人員及直系親屬、重點優撫對象及直系親屬、退役軍人及直系親屬、特困戶、低保戶、殘疾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原建檔立卡貧困戶。
資助對象中經篩查的白內障患者在本人或監護人自愿的原則下,由“救助光明行”活動執行醫院實施手術,手術晶體使用項目定點醫院指定的人工晶體。除掛號費自付外,手術住院治療費用個人自付部分由“救助光明行”活動執行醫院予以資助。
“救助光明行”活動如何申請資助?
據悉,意向患者手術治療前,可到廈門眼科中心泉州分院指定窗口領取《“救助光明行”資助對象審批表》,醫院將安排工作人員協助患者填寫并申請活動資助。
對在住院、治療、恢復期間的基本生活受到影響的低保或特困人員患者,可向南安市 民政部門申領1000元的臨時救助,救助申請需提交《“救助光明行”資助對象審批表》及定點醫院開具的手術證明。
正確答案: 腦供血不足 答案解析: 站起來頭暈是由于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引起來的,當由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靜脈擴張、靜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19 閩南健康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10 閩公網安備35050302000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