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間科室包含著醫患關系和親子關系的縮影。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斜弱視與小兒眼科科室內常常遇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及家屬們。“與每位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都是一門學問,如何照顧0-18歲孩子們的情緒,走進他們的內心,在看診時也極為重要。”科室主任金麗文說道。
(通訊員供圖)
治病也治心:雙眼無睫毛的患兒竟是因為興趣班太多
“對患兒病情作出正確診斷不光需要醫學知識更需要和患兒交朋友,理解孩子們的心。”泉州愛爾眼科斜弱視與小兒眼科主任金麗文醫生表示在門診時就曾遇到一位9歲的患兒竟然雙眼無睫毛。
據了解,當時是患者的父母帶著眼紅的孩子來看病。檢查過程中,金麗文發現患兒雙眼無睫毛,細問之下還了解到患兒喜歡拔睫毛,一長出來就會拔掉!但是繼續追問原因時,父母便不清楚了。“我當時便把父母請了出去,留下孩子和他單獨交流后才知道他媽媽給他報了11個課后興趣班,孩子覺得壓力大便有了拔睫毛的行為。”了解情況后,金麗文與孩子的父母溝通建議他們減少孩子的課后興趣班。同時對于孩子目前患有雙眼結膜炎的情況作出診斷開了對癥眼藥水并請他們一個月后復診。
一個月后患兒來檢查時,睫毛已經長出來也不再拔睫毛了。金麗文表示經過和父母的溝通他們把孩子的興趣班從11個縮減到5個。對于孩子目前不拔睫毛,親子關系更融洽的情況,孩子的父母也向金麗文表達了感謝。“一開始覺得現在孩子競爭壓力大,需要多學習,所以給他報了很多興趣班,是我自己太著急了,沒想到反而給孩子增加了壓力,還好有金主任及時提醒,否則孩子產生心理問題就得不償失了。”孩子媽媽感激地說。
走進患兒的內心世界:獎勵貼紙、展示頭花、貼貼額頭
金麗文表示針對小兒眼科門診醫生少、醫療風險較高、醫生成長周期長,幾乎所有成人眼病小兒眼科均可以出現,但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小版;患兒多、各年齡段且特點不同,尤其周末、寒暑假患兒多,部分患兒檢查不配合,嬰幼兒更加不配合;患者家長極為重視,家長問題多,經常兩位以上家長協同就診等現狀,科室常常也有不同的解決方法。
“面對不配合的患兒我們讓孩子抱著玩偶,讓他們和玩偶一起做檢查,或者給他們獎勵貼貼紙,在檢查設備上也貼上有趣的貼紙吸引他們的注意。有的嬰幼兒需要在嬰兒車上才有安全感,抱下車會哭鬧,這時候也可以蹲下來為嬰兒車上的孩子做檢查,給予他們更多的安全感。當你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和他們成為朋友時,看診的時候往往能遇到許多有趣的事。”金麗文笑著說,“有的孩子一來會為我展示她的新頭花,有的孩子會展示他帥氣的發型,有的孩子摔傷了還會給我講受傷的經過,給我展示他的手上的傷口,有的孩子要先和我貼額頭再檢查眼睛。”
(通訊員供圖)
而面對不同疾病的患兒家長,金麗文也有不同的溝通交流方式。金麗文主任的手機備忘錄里詳細記載著不同患者的姓名及病情,針對疑難病及罕見病的患兒,金麗文常常留下患者家長的聯系方式作后續的溝通交流與安撫。“金主任很用心,記掛孩子的病情,還會及時回答群里孩子眼睛的問題。”金麗文門診的患兒家長說道。同時,科室診區也常常放置小玩具、小玩偶來營造溫馨的就診區,減少患兒緊張情緒。
兒童的健康成長,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心。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斜弱視與小兒眼科將人文關懷融入日常診療中。一件件小事,為患兒營造了暖心的就醫環境,溫暖了患兒及家長的心,也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
延伸閱讀:泉州愛爾眼科醫院斜弱視及小兒眼病科室對各種斜視、弱視及兒童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對斜視、復視、眼性斜頸、眼球震顫的診治均處國內較高水準;對兒童眼病、視網膜母細胞瘤、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青光眼、小兒淚道疾病、上瞼下垂、倒睫等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篩查和診治體系,并開展各種遺傳性眼病的臨床和基因診斷及科普。
科室由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兒童眼保健專家委員會常委、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紅十字愛眼護眼工程”專家、中國健康管理協會接觸鏡安全監控與視覺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女醫生協會視光專業委員會常委金麗文主任醫師領銜,擁有碩士醫生2名、視覺訓練師3名、專科護士1名。2021年,科室與我國著名眼肌專家、日本帝京大學客座教授郭新教授攜手成立“郭新教授斜弱視與疑難小兒眼病名醫工作室”,為泉州及閩南片區的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科室配有本科室配備有數字化裂隙燈、瑞士進口同視機、日本NIDEK綜合屈光檢測儀、眼動力視覺訓練軟件、手持電腦驗光儀(視力篩查儀)、手持式裂隙燈、HESS屏、歐普特VR視覺訓練、美國進口的黃斑完整性測試訓練儀、美國視覺訓練系統等設備。(通訊員 蘇潤鈺 金麗文)
正確答案: 腦供血不足 答案解析: 站起來頭暈是由于短暫的腦供血不足引起來的,當由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由于重力的作用使靜脈擴張、靜
版權聲明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回到頂部
電話:0595-28985153 傳真:0595-22567376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田安南路536號五樓
CopyRight ?2019 閩南健康網 版權所有 閩ICP備10206509號-10 閩公網安備35050302000974